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之源”。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联合主办的2023“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2年,居民平均睡眠时长为7.4小时。近半数民众(47.55%)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16.79%的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民众睡眠时长依然有待增加。
(相关资料图)
深大附属华南医院启动公益筛查项目
为有效筛查公交车司机睡眠呼吸障碍,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3月20日上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正式启动以“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为主题的城市公交车司机睡眠呼吸障碍公益筛查项目。
“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夜间睡眠时会反复憋气、缺氧、觉醒,白天极易疲劳,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全身性疾病,还会使人变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判断力变差,严重的甚至会在驾驶过程中睡着。”华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斌表示,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高危因素之一,患有睡眠呼吸暂停障碍的驾驶员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应立即进行临床评估和积极治疗,可以更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又叫“睡眠呼吸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睡眠呼吸障碍对致命的机动车事故的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有研究指出,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的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7倍。对于公交车司机这样一个“时刻在路上”的群体来说,筛查睡眠呼吸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介绍,前期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已经为深圳巴士集团的1000多名公交车司机进行了睡眠健康问卷调查,并对初步筛查出来可能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提前进行了干预治疗,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睡眠状态。启动仪式过后,睡眠呼吸障碍公益筛查活动同步开启,针对筛查发现的问题,华南医院安排专家与首批司机进行了一对一沟通,作进一步检查,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深圳市约4.2万名公交车司机,每年输运总客运量约10亿人次,承担着上千万乘客的出行需求,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公交出行安全。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张永平局长表示,希望此次公益筛查活动能持续筑起城市行者的健康守护屏障,更有效地提升城市公交车司机整体健康水平,切实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关注城市行者健康,从睡眠开始。”华南医院党委书记肖向东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公益筛查,能够有效提升公交车司机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睡眠呼吸障碍的认识与关注。华南医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和专家团队的优势力量,让更多城市行者都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资源,倡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来。
关于睡眠的八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针对市民常见的睡眠误区,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医学科团队作出解答。
1.睡觉打鼾就是睡得香?
睡觉打鼾很常见,通常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打鼾过程戛然而止,隔了几秒又重新开始打鼾,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睡眠呼吸暂停会引起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还会诱发冠心病、脑血栓。如果日常会被自己的呼噜声吓醒、睡觉时觉得憋气等,建议进行呼吸睡眠监测排查OSA。
2.睡觉做梦就是睡不好?
梦不是疾病的表现,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不管有没有梦的回忆,或者有没有梦感。每人每年大概有600个小时在做梦,会体验到1500个左右的梦境。所以不能说做梦了就表示没睡好,睡眠质量与做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因做梦感觉睡眠断断续续,或被梦惊醒后难以入眠,则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3.失眠了,不能吃安眠药?
如果失眠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可以使用安眠类药物干预。但要注意,失眠存在不同症状,建议在医生评估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遵医嘱服药,而不是听说什么药好就跟“跟风吃药”。
4.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时?
睡眠好坏,不以睡眠时间的长短作为评判标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睡眠时间需要量都是不一样。如婴幼儿、青少年睡眠时间比成年人多,而老年人需要的时间则较短。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也可能存在睡眠需要量的差异。一味地执着于「8小时睡眠」,不仅不会让人睡得更香,还可能会造成一些人必须睡足8小时的“睡眠焦虑”。
5.晚上熬夜/没睡好,补一觉可以补回来?
想补回跟正常睡眠的质量一样是比较难的,但科学地补觉比不补好一些。前一天熬夜或睡不好,可以在不扰乱生物钟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天中午小睡半个小时或者晚上提前半小时入睡,保障第二天晚上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但要注意,熬夜1-2晚后补觉有效果,但对长时间的熬夜,效果并不佳,所以还是要规律作息、少熬夜。
6.熬夜会让人变傻?
越熬越傻,这是真的。研究发现,进入深睡眠期,大脑的“排污系统”才能高速运转,把脑内的代谢废物清理出去。而深睡眠往往集中在前半夜,因此,经常熬夜,会减少深睡眠,进而导致β淀粉样蛋白显著增加,为若干年后的痴呆打下“良好基础”。熬夜所致的睡眠不足,还会干扰海马体依赖的记忆巩固,让你的记忆力下降。即使只熬一个晚上,你的认知功能也会下降持续一周的时间。
7.睡前不能运动?
一般情况下,睡前3小时内不适宜运动,因为运动会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导致神经兴奋,体温上升,反而不利于入睡。
8.睡前喝酒能助眠?
有些人认为喝点酒能帮助入睡,其实是错误的。虽然酒精可能最初帮助我们产生困意,但酒精的作用消失后,人可能半夜醒来,反而更加难以入睡。也就是说酒精会干扰人体的睡眠系统,让睡眠变得比较浅,比较片段化。